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·苏州论坛开幕 





6月30日,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·苏州论坛在苏州相城区隆重开幕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,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,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,苏州市委副秘书长蔡公武,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嵘,相城区委副书记、区长查颖冬出席了论坛开幕式,查颖冬致欢迎辞。
本次论坛以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”为主题,来自国家文化部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、各高校、研究机构、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等相关的领导、专家、学者和工作代表近百人参加本届论坛。
论坛自6月30日至7月2日,为期3天,与会代表将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体系构建、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、传承人的认定、保护与退出机制、项目保护单位在传承机制建设中的职责等议题,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献言献策。
相城不仅有着优美的江南水乡风貌,还有着悠久、深厚的江南水乡文化。沈周、文徵明、陆贽等文化名人寄情相城,留下历史回响。相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,有“中国民间文艺之乡”的美誉。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首批非遗名录,陆慕蟋蟀盆制作技艺、砖雕列入江苏省级非遗名录,苏州缂丝织造技艺、阳澄渔歌等7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名录,开口船头拳、圣堂庙会等21个项目列入区级非遗名录。目前正在积极筹建苏州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,构建“文化客厅”,实现非遗项目的特殊保护和活态传承,进一步彰显历史底蕴和文化品质。此次论坛的举行,对相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大契机,将对非遗保护事业产生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