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小木匠的“弓弦情结”
- 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( http://127.0.0.1/bbs/Default.asp )
-- 创业英雄传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Forum.asp?ForumID=50 )
--- 一个小木匠的“弓弦情结”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Post.asp?ThreadID=53 )


作者:啵啵鱼
发表时间:2012/5/10 16:03:39

  原本是个小木匠,后来改行做了货车司机。可就是在无数次重复送货中,竟然对二胡产生了兴趣,于是从“夫妻店”开始,20多年来一步步打造出年产5万把、占全国二胡份额10%的江南民族乐器厂。
  近日,相城区北桥街道痴迷二胡制作的俞惠芳又忙着改进技术,把普通二胡的生产往自动化方向升级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对二胡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,一定会将自己的“弓弦情结”坚守到底。

  送货送出个“二胡迷”

  俞惠芳今年48岁,与二胡结缘已超过20年。在此之前,他当过8年木匠,不仅磨练了技术,更让他还对钻研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不管是样式复杂的家具,还是花鸟鱼虫等灵巧的木质小玩意,他只要仔细琢磨一番,总能很活灵活现地做出来,令人啧啧称奇。
  谈起自己与二胡结缘,俞惠芳说,这完全是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1989年,俞惠芳成了一家乐器加工厂的驾驶员,开始了与二胡的“亲密接触”。“一开始我是给苏州民族乐器厂送货,空余时间总要凭着自己做过小木匠的那点聪明和手艺,私下里试着学做二胡”。让静止不动的木头发出悠扬缠绵的音乐声,成了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。没过多久,他就做出了与加工厂品质不相上下的二胡半成品,还获得了苏州民族乐器厂技术人员的肯定。
  看到俞惠芳心灵手巧,苏州民族乐器厂给他下了一批二胡琴筒加工订单。从此,他带着妻子以家为厂,开始了近10年的“代加工”生涯。由于传统二胡制作工艺完全靠手工,且对制作者的手感经验要求极高,起初,俞惠芳和妻子只能一片一片木板地削,拼接、磨光,常常一年下来只能生产几百个琴筒,产量迟迟上不去。
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8年。经过近10年的努力,俞惠芳的二胡制作手艺日臻成熟,在圈子积累了一定名气,这时,他已不再满足于给他人做嫁衣裳,打算自己单干。随后,他在北桥聘请了3位有二胡制作经验的师傅,成立了江南民族乐器厂。虽然只是个“夫妻店”,但俞惠芳夫妇从原材料的挑选、设计制作到销售“一把抓”,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。

  “小聪明”鼓捣出机械化

  从2002年起,俞惠芳的江南民族乐器厂就由个体经营转为私营企业,并在第二年成为国家二胡定点生产厂家。现在,厂房占地面积3亩,拥有近20位工人,产品除高中低档二胡以外,还有沙球、板胡、快板等。俞惠芳说,乐器厂前几年注册了商标“灵岩”,去年年产学习琴近5万把,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%,几乎是最初“手工作坊”产量的百倍。
  最让俞惠芳得意的不是产量,而是他的两大“发明”。在堆放二胡半成品的角落里,俞惠芳展示了他的专利技术———塑料琴头。深棕色的琴杆上,一只黑白相间的弓形塑料琴头稳稳地粘在顶端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粘痕。俞惠芳说,这种琴头摒弃了传统琴头和琴杆平面粘合的方式,采取了插
  入式结构,且装饰件均为优质塑料模具制作成型。“这样就是有了碰撞,琴头也不容易断裂,而且不像手工制作那样粗细不一”。这项发明在美化二胡外观的同时,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,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  另一项发明就是他自主设计的琴筒加工机器。过去,二胡生产的200多道工序几乎全部需要手工,生产模式不仅周期长,由于手工误差大,还常常出现“一琴一样”的问题。再加上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少,依赖双手在产量上很难取得大的突破。
  面对近年来民族乐曲逐渐走俏市场的新行情,俞惠芳开始在机械化生产上动脑筋。他先是找到工厂,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工程师画草图,随后再一点点修改。经过3年反复研究,去年,江南民族乐器厂第一台二胡生产机器正式投入使用。现在,只要把晾了二三年的长方形木板放进机器里,不一会儿,切割、削磨成型的琴筒板就从机器中“吐”出来,工人只要再对其进行简单粘合,一个琴筒就初具模型。
  目前,俞惠芳的江南民族乐器厂二胡日产能力可达300把。

  小产业期盼大发展

  昏黄斑驳的厂房里,叮叮咚咚的敲凿声,头发花白的工匠,二胡的各种零部件分门别类地堆放在各处,地上堆满了木料和各种半成品,十几位工匠各司其职,埋头对即将完工的二胡磨光、刷漆,俞惠芳的江南民族乐器厂让人感觉不出任何现代工业的味道。他说,这些场景自己看了20来年,从未厌倦过。两根弦,一只弓,蕴藏了变化无穷的音色和细腻情感,已融进他的血脉,化作难以言说的二胡情结。
  北桥是有名的戏曲之乡,锡剧等传统戏曲文化在这里十分受欢迎。俞惠芳认为,自己的企业在这里扎根是最合适的。他告诉记者,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民族乐器,许多学校开设了二胡课,厂里有些二胡订单都来不及做,接下来还要继续改进工艺,把普通的学习琴的制作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升级。最近,他又忙着与附近的机械厂联系,准备把机器尽快造出来。“只有量上去了,才有更多人有机会学习这门民族乐器,才能带动二胡产业今后的发展”。
  尽管现在学习琴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,但在俞惠芳看来,二胡仍是一种艺术品,每一道工序要求都很严格。高档二胡的制作周期至少要4年,从买回一截原木开始,首先经过2-3年的晾干。随后历经砍、锯、刨、削、锉、镂、钻、铰、磨、光等200多道工序加工成半成品,之后还要再放一年多,最后蒙皮、油漆、装配。其间大多工序都是凭着手感和经验来完成。


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- Powered By BBSXP


Powered by Mai9song 6.00 SP1 © 2007-2013
Script Execution Time:17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