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( http://127.0.0.1/bbs/Default.asp )
-- 阳澄湖镇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Forum.asp?ForumID=52 )
--- 莲花岛:“不变”中创出生态新路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Post.asp?ThreadID=217 )
作者:活力岛
发表时间:2012/7/21 20:53:14

莲花岛周围种植的大片荷花既有观赏性又有生态保护作用。 驱车沿着伸展在阳澄湖中的“美人腿”北上,从莲花岛码头坐10分钟快艇,就能登上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莲花岛———一座像一朵莲花盛开在阳澄湖中的“半岛”。 莲花岛上只有一个莲花村。村里300多户居民几乎没有挪过窝,四处是农田。在这个不起眼的半岛上,从大闸蟹到“农家乐”,坚守着一条“绿色生态”的发展之路,在“不变”中求出路、求变化,村民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。 环境没变,发展的理念在变———
近三分之一农户买了汽车却不开上岛
作为阳澄湖中的一个岛村,莲花岛位于阳澄中湖与东湖的交界处,西面与“美人腿”跨阳澄中湖而望,北面与相石路相通,东面与昆山隔着一方阳澄东湖,南面与苏州工业园区遥遥相对。 与东南方天际线间隐约的摩天高楼群相比,千顷碧波之中的莲花岛显得很不起眼。然而她却恰似一朵“出水芙蓉”,没有沾染一丝城市的喧嚣。湖面上飘过阵阵清风,环岛的芦苇荷花轻歌曼舞,激起白鹭翩翩,好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水乡生态画卷。 莲花岛总面积3.2平方公里,岛上仅有莲花村一个行政村,居住着300多户人家,常住人口约1200人。狭长的岛屿从南端到北端全长7公里多,最窄处不过40来米。一条环岛路,虽然不宽,但通行观光电瓶车绰绰有余。路两旁绿油油的芝麻、花生、玉米、毛豆、棉花、水稻,既是养眼风景线,又是农家好食材。农田里,蟹池边,常常能看见细脚伶仃的白鹭闲庭信步低头觅食,不怕生的鸟儿还追着来往的电瓶车飞,悠闲自在。 由于三面环水,岛上对外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艇。莲花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振华告诉记者,以前没有公路,莲花岛中南部的村民几乎与世隔绝,出门全靠水路,后来养大闸蟹的村民率先买了快艇,开起了“水上汽车”。这几年,公路修到了莲花岛的最北端,还通了公共汽车。可村民们不想破坏岛上的生态环境,用一座只能行人不能通车的桥,把莲花岛与陆上隔开。汽车开到桥北,上岛换乘观光车,既保护了生态,又增添了旅游的趣味。 富起来的莲花岛村民,如今近三分之一买了汽车,但他们并不让爱车进岛,而是停在“美人腿”,用汽艇上岛下岛,用汽车进城出城。
生态没变,传统的产业在变———
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
最早的时候,阳澄湖里大闸蟹是自然生长的,莲花岛人依靠种水稻、白菜为生,一家人一年下来收入也不过1万元左右。 1992年,莲花岛村民开始养殖大闸蟹,引得八方食客络绎不绝。而敏锐的岛民又从中嗅出新商机,岛上大大小小的“农家乐”开出了200多家。一到大闸蟹上市,每天在农家乐里尝鲜的“蟹客”不下万人。靠着养蟹和“农家乐”,莲花岛村民户均年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。 与其他新农村相比,莲花岛有些“另类”。一上岛,满目是农田,散落的民居不超过两层楼,且多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旧房子,乡间小路上,最大的车辆就是观光电瓶车。但走进任何一户农家,空调、液晶电视、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化设施和时髦的装修又让人觉得意外。张振华说,这正是莲花岛在不变中求变的“独到之处”。 阳澄湖作为太湖的后备水源地,其保护对整个苏州乃至下游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举足轻重。相城区拥有阳澄湖70%的水域,而莲花岛就在湖心,为了事关苏州人民生存的水更美,莲花岛村民服从大局,两次“瘦身”后将每户的养殖面积压缩到20亩,牢牢守住了生态“红线”。 养殖面积减少,老百姓的钱袋子却不能“瘪”下去。莲花岛村民发现现代都市人对自然山水的渴望,岛上保留下来的原生态的植被、风貌成了最大资产。由此,坚持生态环境“不变”,成为莲花岛发展的主线。 这几年,莲花岛紧抓“农家特色”,岛上所有蟹农自发布置庭院环境,房前屋后栽种树木花卉,遍植瓜果蔬菜。每家平均有两艘价值七八万元的快艇,蟹农们驾快艇带游客湖上兜风,介绍养蟹、捕蟹、吃蟹知识。莲花岛上还建起了“风情渔港”、“风车阵”,办起了油菜花节,单一的养殖业“蝶变”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服务业,形成了一条充满生态色彩的产业链。
特色没变,生活的质量在变———
请荷兰设计师规划“智岛”
2008年12月,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成立。2009年,新成立的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公司登陆莲花岛,请来荷兰设计师,对莲花岛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,在充分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,也为岛民们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。 根据规划,莲花岛被划分成3块。在最北端,莲花村把从村民手中流转出的2000亩地挖成塘,引入阳澄湖水,形成一个以蟹苗培育为主的大闸蟹陆上养殖区。中间1000亩种植区除规划种植水稻、花生、棉花等经济作物外,还包括岛上每户人家的2分“自留地”。南部重点发展旅游业,通过修建伞房决明园、忆园博物馆等旅游设施,逐步打造成休闲观光旅游胜地。 张振华告诉记者,2009年以来,岛上村民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:弯曲的乡间小道经过修整被连接成7公里长的环岛路,路面也由水泥改为青砖,格调古朴雅致;生产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排放; 环岛岸线经过精心整治,种上了芦苇和荷花,犹如为莲花岛戴上了一条绿色的生态项链……最让人欣喜的是,许多外出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旅游业带来的发展前景,重新回到村里。“以前因为地方偏,莲花岛的姑娘都要嫁出去; 现在不光出去的人要回来,其他地方的人也想进来”,张振华笑着说。经济发展了,莲花岛的各项事业也不断进步。300多户居民农保、医保全覆盖,超过60岁的老人每月都能拿到540元的“退休金”。岛上环境好,长寿的老人也特别多。张振华说,村里超过80岁的老人有30多位,大部分在家中颐养天年。一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,则由村里出资送到阳澄湖镇的养老院,确保他们“老有所养”。
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- Powered By BBSXP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