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( http://127.0.0.1/bbs/Default.asp )
-- 市井见闻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Forum.asp?ForumID=37 )
--- 凭啥“一两黄金一块砖”? ( http://127.0.0.1/bbs/ShowPost.asp?ThreadID=207 )
作者:活力岛
发表时间:2012/7/17 19:09:49
 明代永乐金砖 
明代嘉靖金砖 89块明清苏州相城区御窑金砖拍出950万元天价,再一次让人们对御窑金砖刮目相看。事实上,没有走上拍卖桌的御窑旧金砖,身价同样不菲。出生御窑的金砖收藏家袁中平介绍,在御窑一带,目前2.2尺见方、品相较好的清朝御窑金砖,市场价已达1万—3万元一块;至于明朝的金砖,那更是不管属于哪个皇帝时期的,都要卖到10多万元一块。 按照眼下一克黄金三四百元的价格计算,一两黄金也就一两万元钱。有人感叹:真是“一两黄金一块砖”啊!泥做的砖头变黄金,究竟凭什么?
正品本来专门用在皇宫里
金砖是一种大型方砖的雅称,大家只要去北京故宫等地,就能看到它的身影了。这种方砖原本写作“京砖”。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国家级传人金梅泉解释,因它们最早要运到北京的“京仓”,供皇室专用,所以被称为“京砖”。后因敲击时会发出金石之声,而且苏州话中“金”、“京”发音相同,所以这种砖又被叫做“金砖”了。 那时,御窑金砖解送进京是非常风光的事,金梅泉听老人说,这些砖头是用官船解送的,官船上打着“苏州府”的灯笼,扯起皇帝的龙旗,经过的州、县,地方官吏都要隆重迎送,派人护卫,直到北京。 封建时代,金砖是等级的象征,身价极高,而老百姓家是不能铺设金砖的,否则是要被杀头的。金梅泉说,即便官府、寺庙,也只能使用次品金砖。
用泥考究制作精良重质量
金梅泉介绍,烧制御窑金砖必须挑选优质黄泥,还要经自然冷冻、反复趾踏才能派用场。工艺也很繁复,从选土练泥、踏熟泥团、制坯晾干,装窑点火、文火熏烧、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,往往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,其中光是烧窑就要烧100多天,每个环节都需耗费巨大财力和物力。 此外,每块金砖上还刻有官员姓名和窑户姓名,以备出现质量事故时查究。金砖烧好后,还要从中筛选,有时候甚至数十块中选一块。用泥考究,制作精良,让御窑金砖颗粒细腻,质地密实,断之无孔,相传受到明朝永乐皇帝的称赞并赐名“御窑”。如今,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也因值得保护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。 身价高、质量好之外,御窑金砖价格上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,存世的御窑金砖越来越少,清朝中期雍正、乾隆、嘉庆年间的金砖,就已属凤毛麟角,再早一点的就更罕见了。不过金梅泉也希望不要因此卷起恶炒御窑金砖风。
苏州网商俱乐部|买就送促销网社区 - Powered By BBSXP
|